Search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路19:1~10) 福音 耶稣进了耶里哥,正经过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匝凯,他原是税吏长,是个富有的人。他想要看看耶稣是什么人;但由于人多,不能看见,因为他身材短小。于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树,要看看耶稣,因为耶稣就要从那里经过。耶稣来到那地方,抬头一看,对他说:「匝凯,你快下来!因为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他便赶快下来,喜悦地款留耶稣。众人见了,都窃窃私议说:「他竟到有罪的人那里投宿。」匝凯站起来对主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耶稣对他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福音探意 路加最擅长讲温馨动人的故事。正如今日读经提到的,耶稣经过耶里哥时,匝凯出现了。作者不单说出他的名字,还说他是税吏长和富有的人,连身材(短小)一并奉告,再加上不寻常的举止(攀树)。 读者碰到这个小丑似的人物,未免摸不着头脑,陷入迷雾中。根据18章以前的路加叙述,税吏往往是正面人物,富人往往是负面人物。而匝凯身兼二者,该如何定位?...
苏发联修士
3 days ago3 min read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路18:9~14) 福音 耶稣也向几个自充为义人,而轻视他人的人,设了这个比喻:「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我告诉你们: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福音探意 一提到“法利塞人”,大家会联想到什么?是假善人或伪君子吗?福音给我们的印象的确是这样。 在路加福音里,“法利塞人”常用来代表法利塞人的极端态度;即自视清高,远避不洁者,伪善不义等等。 “法利塞”有“隔离”的意思。这一派犹太人严守梅瑟法律和先人传承,强调圣洁;并在公元70年圣殿毁灭后重组辣比犹太教,与新兴的基督教会(特别是犹太基督徒)分庭抗礼,争夺诠释圣经的话语权。“法利塞人”是一张鲜明的脸谱,戴上去立刻面目可憎,人见人恶。显然,路加要藉这角色来鞭
苏发联修士
Oct 253 min read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路18:1~8) 福音 耶稣给他们设了一个比喻,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他说:「某城中曾有一个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个寡妇,常去见他说:请你制裁我的对头,给我伸冤罢!他多时不肯;以后想道:我虽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因为这个寡妇常来烦扰我,我要给她伸冤,免得她不断的来纠缠我。于是主说:你们听听这个不义的判官说的什么!天主所召选的人,日夜呼吁他,他岂能不给他们伸冤,而迁延俯听他们吗?我告诉你们:他必要快快为他们伸冤,但是,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 福音探意 在今日读经,路加的独家比喻要传达什么信息?是不是叫我们在祈祷中不断纠缠天主,直到祂俯听我们?看来,路加好像有这个意思。他解说这个比喻是“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1节)。 “祈祷”是路加福音的重要主题,如 3:21; 5:16; 6:12; 9:18, 28-29; 10:21; 11:1-13; 22:32,39-46; 23:46。 6-8节 路加以不义的判官与公义的天主作对比,申辩说既然连无耻的判官也折服于寡妇的坚毅苦求,何况
苏发联修士
Oct 173 min 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