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仰皈依之路
- 谢素良

- Aug 29
- 6 min read
Updated: Aug 30

最近很多圣堂都在举行坚振圣事,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领完圣事之后,这些青年们的后续信仰培育之路在哪里?他们该何去何从?
这大概也是许多公教青年的真实写照:领了坚振圣事,信仰旅程好像告一段落。如果他来自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他后续可能会参加基信团、圣母军或是大专青年团体。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家人的鼓励,本身也不热衷于信仰生活的扎根的话,那就难上加难——教会少了许多年轻的脸孔,许多父母也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回想自己在年轻时也不外如此。当时我的父母是冷淡教友,主日为了讨生活而不去教堂,所以我们连星期天教友的身份都称不上。在我中二领了坚振圣事之后,信仰渐渐地淡出了我的人生。
当我上了大学,虽然在新生资料那一栏填的是天主教,但是, 在台湾的四年大学生活,我的信仰生活乏善可陈,说起来惭愧,很多人是CEO(Christmas and Easter Only), 我其实只有圣诞节才会去教堂(Christmas Only )。
回想自己年少空白的这一段,我觉得有点儿可惜,虽然说从小就有传道员上门传授信理课程,教导我们念经、唱圣歌和背诵教理问答,但是,我却不了解自己的信仰,甚至在台湾念书,我还曾经待在基督新教一段日子。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在醉月湖被一位基督教姐妹拦下来传福音,她用小册子和我分享耶稣是天人之间的中保。看着她炽热的眼神,基于礼貌,我听后点点头,她还和我说了一句:“今天你听到了福音,恭喜你成为基督徒” ,并且握紧了我的手。因着她的热心,我开始和这位姐妹去灵粮堂。他们的团契成员确实很友善,每一次还给我上查经班,可是每一次他们在介绍会友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我是天主教徒,这样刻意的标榜,令我感觉不舒服,渐渐地,我以功课繁忙为借口,疏远这个教会。
我还曾经去台大对面新生南路的怀恩堂参加礼拜,这一个教派在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牧师,叫周联华牧师。他的证道非常铿锵有力,每一次礼拜完毕,还有茶会招待。可是我的新鲜感只维持了两次,新教崇拜赞美的活泼歌曲没有办法打动我的心,我还是比较喜欢天主教那庄严神圣的额我略圣歌和礼仪。所以,在基督新教短暂停留的日子也告了一段落,但是这一段出走的日子,对我来说,都是特别的经验,让我日后能够保持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我的新教弟兄姐妹。
回顾这一段往事,我觉得那时候的我正处在人生的旷野,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正如圣经中那一位浪子,他离开父家,在外挥霍度过了一段时日,可是在他最潦倒的时候,还是会想起自己的家。如果没有这一段“流浪”的经验, 我想,我之后的皈依也不会那么地深刻。
毕业后回来工作,我开始经历“回家”的旅程。当时,我的家族中有一个皈依的亲人Aunty Elsie,天主特别赐给她许多恩宠,因此她有很多神视经验。 每一次听她的见证,我都会在内心起骚动:“天主真的是这样神奇吗?” 可是,正因为她的许多见证太震撼人心,让我不得不重新正视自己的信仰。
我开始打开圣经,逐字逐句地阅读耶稣和门徒的事迹;我也开始投入平日的弥撒和朝拜圣体,更开始对着浩瀚的宇宙寻找天主的踪影。有一次,我在漫天的星空之下,竟然“看见“星星在跳舞!这个发现,让我手舞足蹈,但是,我也因此被家人扣上一顶帽子:“你和Aunty Elsie都走火入魔了!”
90年代,圣依纳爵堂中文组的圣神同祷会还在萌芽阶段,可是英文组的圣神同祷会(Charismatic )却如日中天,办得有声有色。我记得第一次踏入星期五晚上的会场,座无虚席!我们唱了很多很好听的圣歌,歌词呼吁我们悔改和皈依。整场的同祷会,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心灵的演唱会,豈不知好戏还在后头——不久,台上的主持人开始呼唤圣神降临,这时候,全场突然洋溢着我听不懂的舌音,我还记得我前面的女生,她唱得格外高亢,可是清亮的嗓子却唱出了我这一辈子所听过最美丽的歌曲!在这样一股神圣的氛围中,我完全沉浸在忘我境界。
当我终于清醒过来,是主持人开始邀请教友们排队接受覆手祈祷。这时,我看见好几位覆手祈祷者在前面准备服务,信友开始列队前行。我留意到有一些教友接受了覆手,往后倒下,所幸旁边有工作人员协助,将他们缓缓放在地上。不久,地面上已经躺着不少人。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情形,说实在,我的内心极为惶恐,我告诉同行的伙伴(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当我倒下的时候,记得扶着我。
当我们列队前行的时候,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瞄向当中的一位覆手祈祷者。我见到他把手摊开,这时候我见到他的左右掌心各贴着金色的十字架,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任何的异样,只是当他把手举高,我才发现他的掌心竟然透出光,而且光还从他的手背射出来,我才惊觉,原来那两个十字架不是被黏贴在手心的,否则早就掉下来了。那么,为什么他的手心会有十字架呢?还有,手背透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很多的疑问开始在我脑海盘旋,但是更多的是惊恐和紧张。
快轮到我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旁边队伍的负责人向排在我身后的男友招手,于是我眼巴巴地看着我的男友比我更先接受覆手,然后我看见他庞大的身躯往后倒下。
这时候的我,惊恐可以说是来到了顶点,我全身发抖,一连串不可理喻的超自然现象,都在一瞬间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颤抖着来到前面,这时候我才发现为我覆手的是一个女人,她见到我的惊慌,告诉我不要害怕,要邀请圣神进入我的生命。然后我闭上眼睛,听见她的舌音,我开始前后摇晃,我等待倒下去的那一刹那。可是,我只是感觉到一阵微风,非常温柔地吹进了我的心,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不知摇晃了多久,她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可以回到座位了。
这一个圣神内重生的经历,彻底地翻转了我的世界,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天主真的是神奇无比,而且,圣神是充满大能的。我后来读到保禄在大马士革的马背上被那一道光打倒的故事,我心有戚戚焉——原来,这就是保祿的皈依。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宣讲我的皈依故事。
天主为爱祂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 (格前2:9)我后来把父母和大弟都带到圣神同祷会,他们也经历了在圣神内憩息的神恩。没有经历这样的皈依,我们的生命根本就是一滩死水,完全活在名利的汲汲营营当中。
天主的爱,真的无法用笔墨形容,过去的我就像那一名浪子,叛逆、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可是最终我仍回到祂的怀抱,被祂无条件地接受和包容。
我希望这一篇文章,可以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教会,重投天主爱的怀抱,重新认识我们的信仰。我们有七件圣事,帮助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时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它们不是束缚,而是生命的礼物,帮助我们看待圣事所赋予的恩宠幅度。
我们透过坚振圣事领受了圣神七恩 :《敬畏、孝爱、聪敏、刚毅、超见、明达和上智》,它们正如我们人生当中的指南针,指引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回应。我们要善用这七样神恩,在人生的旅途中,结出圣神的九个果实:《仁爱、喜乐、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这九个果实,也是我们基督徒外在的标记。
我希望更多年轻人主动來认识我们的信仰。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信仰的皈依,而且,不止一次的皈依。如果你有一天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远离了天主,不要忘记,回家看看,天父永远会在路口的那一端,张开双臂,拥抱你归来。
皈依,就是找到回家的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