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加纳婚宴的祝福


ree

在全球富裕国家中,单身人数不断上升。在美国,25至34岁的年轻人中,独自生活的比例在过去50年翻了一倍,男性达50%,女性为41%。自2010年以来,在30个富裕国家中,有26个国家的独居人口比例上升。


如果人们结伴的比例仍维持在2017年的水平,如今全球至少会少一亿名单身者。


新闻这样讲的。


在马来西亚的我们,环顾周围,应该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持独身主义,他们高举“我单身,我快乐”的牌子,堵住你多问的嘴巴。


许多父母开始埋怨,子女不找对象,沉浸在网络世界。人工智能发达,有的年轻人发现和AI谈恋爱,很有趣。父母肯定更担心了。


父母问,孩子,你没有伴侣不寂寞吗?孩子会抱着宠物,说它就是我最亲密的伴侣。孩子是成年人,父母只能徒呼奈何!


在一些人看来,这种现象是社会与道德衰败的征兆,正逐步摧毁人类文明。


但在另一些人眼中,这反而体现了令人钦佩的自立精神。尤其女性受过高深教育,在职场上打破了阶级天花板,经济更独立,可以不必再受没用的男人的气。


男人呢?以韩国为例子,女性的机会与男性的性别偏见之间的差距尤其明显。大约一半的年轻韩国男性觉得自己受到歧视。约60%的人抱怨女性主义贬低了他们。


我们先看《圣经》。


从天主造人到加纳婚宴,人类社会中最珍贵的杰作,是家庭——由彼此相亲相爱的男人与女人所建立的家庭。这个家庭不仅是人类关系的核心,更是爱、生命与信仰的起点。正如天主以男人与女人作为创造的巅峰,耶稣也以婚姻为神迹的起点,强调了家庭在天主计划中的重要性。


已故教宗方济各曾经在一场公开接见的活动上讲道,他发现了现在的婚姻和家庭危机,他要拨乱反正,他认为不能将所有问题归咎于女性。在旧时社会,男性霸权主义被利用来成为掩饰许多不平等问题的借口。


教宗说,夫妻间在本质上平等的基督徒种子,早已深植于信仰的核心。如今,这粒种子应当在当代社会中结出新的果实,成为推动婚姻更新与家庭和谐的力量。当夫妻以相同的尊严、互相尊重与彼此奉献的态度生活,他们的见证就不仅是私人生活的展现,更是一种具说服力的信仰表达。


在这个常常质疑婚姻价值的时代,基督徒夫妻若能以实际行动活出互惠互爱、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婚姻关系,便能为社会提供一条充满希望的见证之路。他们的婚姻成为天主爱的具体写照,也让人看见尊重、沟通、忠诚与奉献所带来的力量,使婚姻不再被视为束缚,而是成为自由中选择爱与承诺的记号。


教宗强调,女性与男性在价值与能力上是平等的,她们理当享有同等的工作机会与报酬。不平等不仅是一种偏见,更是对正义的侮辱。女性的母性与男性的父性,这不仅是个人的特质,更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儿童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认知中,男女互补而非对立,彼此合作而非竞争。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婚姻观式微的讨论,时常被各种媒体、商业调查与学术研究以“个人成就”、“自由选择”、“现代生活压力”等理由所包装,进而为单身主义提供合理化的说辞。在这样的氛围下,宗教的教导与信仰的价值往往被边缘化,甚至被视为过时。西方社会中信徒人口逐年减少,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信仰天主,即便神父或牧师在主日讲道中不断训诲、温言鼓励,这些忠言如果无法走出教堂,也难以对社会产生实质影响。


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去“活出基督,活出信仰”。基督徒夫妻与家庭的圣善生活,不仅是个人灵修的实践,更是见证基督之爱的活教材。当婚姻在这个世界逐渐被贬值、被误解、被淡化之时,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对婚姻圣召最有力的肯定与见证。


从“家庭”这个最小却最根本的社会单位出发,让爱具体地在日常中呈现。我们要成为天主之爱的可见记号,让身边的人透过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家庭,看见爱的力量,看见忠贞与牺牲的价值,感受到主临在于家庭之中。


唯有如此,婚姻之美与家庭的祝福,才能再次在这世界上绽放,成为照亮迷失人心的光。


【跟耶稣讲新闻】专栏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