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悲催的事
撰文/王安當
人最悲催的事情或許就是忙著解釋自己。
每一天我們都在為自己的遭遇加以解釋。我們解釋著自己的決定,解釋著自己的困難,解釋著自己的想法等等。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解釋。可是,為什麼要解釋呢?
前幾天,與某神父聊天時,我們聊到了和好聖事裡總是聽到很多人都在解釋自己跌倒的理由。一般上,我們都聽見告解的人在述說自己如何受到委屈,因此才犯下了某些罪。其實,和好聖事並不是在做案件調查,那是與天主的和好,而天主要的是『悔改』,而不是『解釋』。這就是說,天主知道人的軟弱,也知道人的有限,甚至知道每一個人都期待自己能夠進步,但是自己很多時候又做不到。所以,我們解釋了很多做不到的理由。
大家都記得聖經裡浪子回頭的比喻吧?小兒子向父親要了認為應該獲得的家產,後來出外花天酒地,過著揮霍的生活。後來遇到了飢荒,他的錢花光了,最後淪落為以養豬為生。家裡的老父親,日盼夜盼小兒子的回家,因為他知道小兒子是怎麼樣的一個孩子。這是父親和母親對孩子們的認識,所以老父親知道這孩子一定會回家。最後,老父親從遠處就看見了孩子的身影,立即跑去迎接孩子的回家。
這小兒子或許也解釋了自己在外的遭遇。最後,他向父親認錯:『爸爸,我的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做你的兒子。』然而,這位老父親擁抱著他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這就是和好聖事,這就是天主的慈悲與接納。所以,和好聖事中,天主最終要對悔改者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這句話是溫馨的。回來的意思是出去完成了某事以後,回到原來的地方繼續生活。不過,我們一般上對出去的背景是不同的。有些人出去是因為工作,而出去工作也許不是為了真正的賺錢或外出工作的機會,而是對現在的環境、家裡的情況、對某個人等等感到失落,甚至是委屈也是說不定的。
另外,『出去』未必就是離開一個地方到某個地方去,而是在某件事情上,彼此的心不在一起了。而想要『出去』的感受是自己受到了委屈,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好,最後選擇把自己的心從某個人的生活裡,或者從家庭裡、團體裡等等抽出來。
說實在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因為每個人雖然都在念經,但是念經的意向不同。我們都在念經,但卻沒有溝通。我們要他人聽到自己在念經,他人也要我們聽到對方正在念經。我們一直都在念了一大串的經文,也就是講了很多自己的道理,甚至是解釋了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立場,甚至自己的辛勞和付出,也加上了個人的委屈等等。久了以後,自己或彼此都覺得生活很累,吃力不討好,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被看見,最後把自己從各種的不愉快中叫了『出去』。
還記得聖經裡提到的那一位躺在水池旁三十八年的癱瘓病人嗎?他等待著,也抱怨著周遭的人沒有人憐憫他,在天使降到水面上時,把他放到水池裡去。他一直口裡振振有詞,但卻是很多的抱怨和委屈。他的那三十八年都在抱怨中度過,也把自己大好的青春給了抱怨。而耶穌卻告訴他,只要不抱怨必定受到治愈。抱怨把愛他的家人、關心他的朋友們都嚇跑了。因此,他會繼續抱怨他人如何對自己不好等等。
基督信仰最終就是要人看到愛的力量。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被愛,而忽略了大家都需要愛。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委屈,總是找不到明白我們的人,或者找到一個對的人來跟我們在一起面對各種的挑戰。實際上,也許不是我們找不到對的人,而是我們沒有發現自己也有不對之處。所以,靜下心來,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的內心,請耶穌陪伴我們一起去看見自己對事情的態度等等,讓天主的愛治愈我們或許已經受傷的那一顆心。
Kommen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