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的教會
撰文/王安當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宗4:32)
這是出於《宗徒大事錄》中,當時初期教會的現象。路加聖史特別描寫了初期教會耶穌的信徒們是如何看待教會的生活。
我嘗試想像初期教會的氣氛,他們經歷了耶穌的苦難,耶穌的復活等等,在眼前的信仰經驗是那麼的深刻。整個的社會氛圍環繞在神恩性的環境裡,因此宣講是初期教會很重要,也是很迫切的信仰生活。
初期教會對『耶穌』的名字有了很深刻的認識,知道耶穌的名字就是『救援』的意思。整個處在社會紊亂的猶太人也好,或者其他的外邦人也好,他們都知道耶穌這個人的出現,實際上是深度化了人類對生命的認識,同時也是對神有進一步的理解。他們知道耶穌啟示了祂口中的『我父』是怎麼樣的一位真神。這個經驗對信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生活中的各種有限是告知人類需要更完整的生命的追求。初期教會開始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因此有各種的『修道』生活方式也在當時候的社會裡慢慢傳開和流行。這些的跡象正好說明了信仰對初期教會而言是在火熱之中的。別忘了,天主聖神在其中不斷推動和叫人經驗天主的愛。
信徒們一心一意(聖經希臘原文:πιστευσάντων ἦν καρδία καὶ ψυχὴ μία),其中希臘文中的εἷς (heis),也就是『一』的意思,指的是整體,沒有分歧。初期教會信徒的心都是以復活的基督為核心,他們的生活都是環繞在天主的周圍。這樣的精神與信心,使他們在教會生活的侍奉裡把一切『都歸公用』( All things in common)。
『都歸公用』(聖經希臘原文:πάντα κοινά),指的是初期教會的團體生活中,為了信仰的緣故,人人都願意奉獻所有的,大家不分彼此,目的就是為了信仰和教會的益處。當然,這一經文的基礎依然建立在『一』的意義上。所以,這一句話非常有意思,也就是初期教會團體生活不分彼此,就是為了共同的信仰和教會的益處,大家都是甘願去資助教會,或者大家都願意成為教會生活中的支柱,提供教會福傳上行的各種需要。
然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的教會是『天主子民』的教會,這也意謂著系統性的管理,或傳福音除了教會神職人員外,教友們也是受召去傳福音的。直至當今教宗方濟各,他在神恩的分辨和聖神的引導下,更是把『同道偕行』的教會積極落實於走進全球化的世界裡。這也就是『大公教會』原本的精神。
如今,整個教會『同道偕行』,目的也就是在『一心一意』 和『都歸公用』的基礎上,把見證基督復活的救恩事件,所有的基督徒一起向世界宣講福音的喜訊。天主揀選了猶太民族成為救恩的開始,但是天主救恩的目的卻是普世性的救恩。由此可見,每一位基督徒蒙召去赴天主的盛宴,也要在盛宴中結合於聖事生活裡,並接受天主的派遣,在聖神的引導中,成為基督的見證人。
世界的世俗挑戰來勢洶洶,但願我們可以再一次深入去經驗初期教會門徒們的信仰,再一次把初期教會的神恩的積極精神生活出來。願天主降福這個世界,降福教會的成員,一起以愛改變世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