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自然 “绒球”上的菜园

图/文:王思韵



【若望一书1:5——“我们由他所听见,而传报给你们的,就是这个信息:天主是光,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


在我眼里,世间万物像是天主创世时一一连接的绒线,线的这端与那端紧紧相连,组成了一颗我们称之为家的“绒球”。


“绒球”上生物百态,有者拥有自由灵魂,在世界各处留下足迹,它们在天上飞、在陆地行、在海里游。有者扎根于土地,一动也不动,它们排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巩固着一座座陡峭的山坡,为无数生态提供家园,没有一句怨言地默默守护着这颗“绒球”。它们,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但由于缺乏自我保护和回击的能力,它们也是一群容易遭受自私的人类破坏的群体。因为“绒球”上的绒线都是互相缠绵,当人类过度开发森林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所有生态接二连三受波及。


但是请你记得,人类能一手摧毁的也必定能一手修复,全托主所赋予我们手中那永不停歇的编织能力。


我的外公与外婆居住在马六甲乡村的一角。那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嘈杂,只有最纯、最真的情感。乡村里的老旧排屋间隔不大,但是老房的后院总有个偌大的空间供村民们开拓。由于父母在我年幼时迁至槟城,我只能在放长假的时候回乡探望外公与外婆,但是自小到大在老房的记忆,便存在着外公的菜园和外婆的花园这一块。这便是我的外公与外婆凭自身喜好开拓后院的方式。


近几年一旦有机会回乡,便一定前往菜园和花园走一圈。外公的菜园很有条理。他每天都会定时穿上自己制作的长靴,全副武装为菜园浇水与施肥。虽然年过八十,外公依然可以只身一人提着锄头、推着推车,在烈日当空下步入菜园干活。外公常说,“自己种了可以自己吃”。而外婆的花园总是百花齐放,一眼望去几乎每个花盆里都有盛开的花蕾。外婆总爱拖着一条很长的水管在午后对着花海喷洒,有时还会采摘一些花朵来祭拜祖先。犹记得两年前,后院的铁树过了约十载再次开花,外婆那年农历新年满口都是后院的铁树,提起时总笑得异常开心。


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菜园与花园,就好似用双手孕育出一棵棵幼苗,经过多日的悉心照顾之下让幼苗茁壮成长。这也意味着人类再一次拥有了重新建立与“绒球”里大自然的关系。一切回归到最根本,是那份最朴素简单的情怀。我们与天主亲密的关系亦是如此,只需要保持一颗——无论世界多糟都依然愿意借着天主所赐的圣神与力量重新修复这一切的初心。





1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