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3】诚挚的感谢与祝福

天主的安排总是让人感到意外,谁会想到一年半前在梵蒂冈忙着校译 “泛亚马逊地区世界主教会议” 的我,竟然因修会的第三年培育走访了“地球之肺”,在玻利维亚亲自见证了在这里的教会情况,并与另一个文化有了密切的交流和接触。




在心灵深处的 “五感” 回顾

在Beni 的多元族群原住民传教区(Territorio Indígena Multiétnico)服务一个半月以后,第三年培育的弟兄们回到San Ignacio de Mojos 耶稣会团体休息几天,并在院长Bernardo Mercado Vargas 神父、堂区负责人Fabio 神父及平信徒女传道员Mauge 的带领下一同回顾和反省这段让我们毕生难忘的牧灵体验。


San Ignacio de Mojos 的牧灵团队首先邀请我们在“心灵”深处以“视、听、闻、尝、触”五感回顾这段丰富的牧灵体验,然后彼此分享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在祈祷和反省时,内心顿时浮现了许多画面:有生态多元之美、满天星斗和萤火虫的微光,也有一张张原住民长者、青年和儿童们羞涩腼腆的笑颜;有鸟鸣蝉声、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交响曲,也有游行队伍中原住民的传统乐器演奏;有潮湿的汗臭味、丛林植物的芳香、木材烧饭的浓浓烟味,也有舌尖上原住民食物的饭菜香;有温暖的拥抱、皮肤上蚊虫咬伤的痒, 也有脚踩泥泞的黏稠感.... 更有牧灵服务中“五味杂陈”的感受。


为我而言,这真的是个冲击很大的牧灵经验。 除了外在环境的适应,更多时候是要调整心态、克服恐惧,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学习尊重原住民的文化、节奏与传统,并在张力中努力地与人同在。 我也试着以当地居民的视角和需要来看教会的另一个面貌,谦卑地为最小的弟兄姊妹们服务。


历史悠久的传教史,主内的伙伴情谊

这几天我们也拜访了Mojos 史料博物馆和传教音乐档案馆,进一步地了解17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如何突破重重的难关,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与原住民弟兄姊妹们“同道偕行”,建立了深厚的“主内情谊”。




San Ignacio de Mojos 是17世纪耶稣会秘鲁省于1689年在拉丁美洲建立的第三个Reducción(原住民保护区/集合化传教村)。 很喜欢Fabio 神父对于Reducción的诠释,他说Reducción的建立并非要achicar或reducir (缩小或窄化),而是reconducir (重新导向,改变方向)。 换言之,那是耶稣会传教士与原住民相互交流、彼此交心的场域。




据史料记载,在17世纪欧洲殖民帝国掠夺拉美原住民资源的年代,耶稣会传教士藉由医疗、音乐和畜牧业默默地为原住民的权益服务,打开了彼此的心门,开始了文化与信仰的对话。


后来,耶稣会传教士在1767 年被驱逐,被迫与原住民弟兄姊妹们道别。 这一别就超过两个世纪,耶稣会士一直到1984年才又回到Mojos 服务。 在没有传教士陪伴的期间,原住民教友凭靠着记忆和坚定的信仰意识把信仰传承下来,信仰的种子就在圣神的带领下继续开花结果,直到今天。



这段传教史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传教士只是天主小小的工具。 我们只需忠实地信靠祂,努力做好分内的事,其它的就任由天主圣神的带领,祂自有办法,必会祝福。


教宗方济各对亚马逊的“四个梦想”: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