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圣家节



圣家节主日(丙年)路 2:41-52

福音

他的父母每年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他到了十二岁时,他们又照节日的惯例上去了。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未发觉。他们只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后,就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他。既找不着,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


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他们一看见他,便大为惊异,他的母亲就向他说:“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


但是,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他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他的母亲把这一切默存在心中。耶稣在智慧和身量上,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


 

福音探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圣家是不是例外?今日读经让我们看到,进入青春期的耶稣有时也会叫若瑟和玛利亚头痛的。这对虔诚的夫妇每年逾越节都到耶路撒冷去(41节);耶稣十二岁时,又跟着父母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之后若瑟和玛利亚动身回到纳匝肋时,没理会到耶稣竟留在耶路撒冷。

这怎么可能?----原来当时的旅行队伍是男女分团的,孩童由妇女照料,成年男子另成一组。十二岁的耶稣正值过渡期,他既不是孩子,又未成年,难怪若瑟和玛利亚互以为他在对方身边。


走了一天的路程,他俩才发觉耶稣失踪,就在亲友间寻找,更不惜折回耶路撒冷。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44-46节)。

“他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引文所叙很符合初世纪传记文体的特色,即杰出人物未成年前总会崭露头角,显出不凡的天赋。

路加在这里暗示耶稣是先知依撒意亚所指的,那位充满智慧和非常聪敏的默西亚。《七十贤士译本》依11:1-2 的“智慧(sophia)和聪敏(synesis)”正吻合路 2:40, 52节的“智慧(sophia)”和 路2:47 的“聪敏(synesis)”(思高译本作“智慧”)。

这时耶稣还不是导师,已叫经师们惊奇不止;将来他训导群众时,更会深深震撼人心。


玛利亚责问耶稣,“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

这番话流露出母亲的迷惘和忿怒。耶稣自作主张留在圣殿,等于不尊重父母,让若瑟和玛利亚被人笑话管教无方,招来耻辱。这十二岁的少男我行我素,叫全家人荣誉受损,他怎么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岂知耶稣毫无歉意,反责怪父母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

母子针锋相对,所提到的你/我们,你们/我,你的父亲/我的父亲都俨然是楚河汉界,壁垒分明。


为什么耶稣这样叛逆,出言不逊?归根究底,十二岁的耶稣领悟到他的使命是致力维护天父的荣誉;而这使命与凡间家庭的期望是免不了有冲突的。49节是路加福音里耶稣说的第一句,他一开口便说,“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必须”一词是路加常用的(如 9:22; 13:33; 17:25; 19:5; 21:9; 22:37; 24:7, 26,44),特指天主救恩计划的不二途径。

为耶稣而言,他效忠的第一对象永远是天父;尽管这么做有时会引起血缘家庭

成员的伤痛,尤其是当“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时(50节)。


51节提到耶稣跟父母回到纳匝肋,属于他们管辖。这表示逗留圣殿是偶发的事件,别的时候他都是孝顺父母的。否则他不能见容于社会,又怎能“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52节)?


经此事件,一切都好像恢复旧观。但玛利亚知道在常态之下,有些东西隐隐在酝酿中;至于这孩子的将来会怎样,只好让时间来揭晓。她能耐心等待,并“把这一切默存在心中”(参阅 1:29,66; 2:19)。


天主的计划怎样开展,我们无从得知,急也急不来。救世主耶稣一天一天在智慧、身量和天人恩爱上渐渐增长。

我又怎样看待家庭生活?我能从平凡和缺陷中看到天主的智慧和恩宠吗?




2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