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豔陽下的朝聖
撰文/王安當
就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突然的戰爭響起時,讓即將前往聖地朝聖的兄弟姐妹們緊張了起來。大家的擔憂是可以被理解的。有許多朋友也關心問我詳情,想知道這一趟到聖地是否安全。
我內心並沒有太大的壓力,對這一次的以巴的戰爭平心看待。為我而言,戰爭雖然不好,對人類的文明畫上了污點,也是一種的殺戮事件;但想到自古以來人間總是動亂不已,只能說這是人類罪惡的直接證據,不能反駁的事實。
翻閱舊約聖經,尤其是《梅瑟五書》裡,那裡就記載著人類從天主的幸福如何走出幸福,而進入了破裂的生命。
這一趟的朝聖因為以巴戰爭的緣故,整個行程一改再改,最終基於安全等各方面的考量,除了以色列耶路撒冷,我們前往埃及和約旦這兩個國家。一些朝聖者表達如此一來朝聖就變質了。有些人開始陷入情緒的困擾,說只能以旅遊的心情看待所謂的朝聖了。
對我而言,朝聖所重視的還是個人的皈依與悔改。
來到了埃及,為我而言是一個靈修之旅的開始。我設定好朝聖的心情,透過自己在這之前的準備,依然在巴士上為團友們分享聖經裡的天主的救恩。基督信仰就這麼簡單從烏爾展開。烏爾位於今日的伊拉克,那時代的人除了參與各種的生活和政治之外,他們對生命的看待也極為重視。人類經歷大自然帶來的各種威脅時,開始反省生命的意義。人的生命是那麼的脆弱,到底該如何更好地建立有信心的生活呢?
大自然的力量使人類開始有了對超越性力量的信仰。大自然中的信仰就怎麼樣開始,於是他們藉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依賴著大自然的護守之神,因此各種的信仰也順其自然的出現在人的社會生活裡。當然,信仰中的各種禮儀也就這樣發展了起來。
禮儀是人類表達對天主的尊重和朝拜的有形可見的行動。人類都需要禮儀的表達。我在埃及這一趟路程裡,我看見埃及人和古埃及人的生活禮儀,特別是古埃及人的信仰禮儀的表達,無不對神表達最高的敬意與崇拜。
《出谷紀》中的以色列民族,他們在梅瑟的帶領下,幾十萬的人,走入西奈曠野時,因著嚴重缺乏飲水和食糧而成了難民。他們在曠野裡是難民還是朝聖者呢?為我而言兩者都有。
以色列民族在曠野裡生活了四十年之久,經歷的是環境氣候等帶來的巨大挑戰。他們也面對基本生活的需要的考驗,也面對在曠野中可能遭到豺狼的襲擊,甚至是其他民族的襲擊。
浩浩蕩蕩的幾十萬人不能群龍無首,所以梅瑟自然是他們在曠野裡的最高領導人了。當真正領他們的是天主,而梅瑟只不過是天主的代言人而已。為了這些特選民族能夠進入天主與亞巴郎立的盟約,天主頒發了十誡,目的就是要以色列民族悔改和修剪自己,好使他們的生活進入聖潔。
「脫去你腳下的鞋子,因為你站的地方是聖地(聖潔Qadosh)的。」天主對梅瑟說。意思是要跟天主在一起的基本條件是不帶任何人間的頭銜或地位,赤裸裸的面向天主。因為人間的頭銜和地位在天主的眼裡都視如糞土。
這麼一趟的朝聖路程卻是滿滿的天主救恩的行動,我心懷敬畏和感動。那裡有一個神像天主那樣與人同在呢?很多人的信仰經驗都是自己向不識之神求這個求那個的;但唯有天主對我們的祈求未必如我們所願給我們,而是給了我們真正最好的。也許第一眼看去,天主給的不是我所要的,但是若干年後才發現天主當初給的是最好的禮物。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