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何俐萍

一堂生命课



对“生命只在呼吸之间”的体会和感受,永不及你在别人病榻旁——目睹活生生的人,前一天还和你有说有笑,一天后就因呼吸困难,宣告脑死——来得震撼和直击人心。一幕幕的画面,也直逼你去正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于哪?


月初接获表妹告知,珍姨因腹涨入院。数天后,我受表妹之托,清晨煮了白粥到病房探望食不下咽的珍姨。寂静的清晨,入耳的是仪器的声响,环顾病房,尽是病恹恹的脸庞和虚弱的身躯。我见她沉沉睡着便不忍打扰,约莫待了半小时便离去,那是我第一次,却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煮粥。


复杂的思绪涌上心,我在心里默问自己:“人,到底在执着些什么?”


数天后,我携同侄儿再度到病房探望珍姨。珍姨虽然虚弱,但尚且还能和我闲话家常,甫见到我,便说道:“要告诉你妈妈,别像我什么都不吃,你看,现在的我一点体力都没有……” 病榻中的她牵挂的是比她年长数岁的姐姐——我的母亲。她们两人无论是神韵、声音、面貌,甚至性格都很相似,但命运迥异,珍姨自小在领养家庭中成长。


望着表妹搀扶着孱弱的珍姨,她几乎是以拖曳的脚步缓缓走向厕所,我当下的感受是五味杂陈。入院前她还为生计奔波,她也许压根儿没有想到,生命已悄然倒数计时。


数天后,我的母亲还有另外一位阿姨不顾自己是高龄人士,坚持要来到异乡探望病情反复的珍姨。是俗话说的回光返照吗?还是亲情的力量让珍姨坚持到底,姐妹仨那个晚上就在病房中如往常般侃侃话家常,那一夜珍姨的正常表现让她的姐妹们大大松了一口气,但始料不及的是,生命的巨大风暴已来到眼前。


就在翌日闷热得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一通电话让不祥之感袭上心头,表妹带着哭腔气急败坏告诉我,珍姨呼吸困难,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其实在几个小时前,我带着母亲和另一位阿姨再次到医院探访,不巧珍姨被推下楼做扫描而让我们扑空,等了近一个小时还不见她回病房,我们只能离开。离去前,回望空无一物的病床,心里是空落落的。让我一时难以调适的是,数小时后我被迫直视的是陷入昏迷的她被安排插管,表妹对着医护人员一时情绪失控,我还得极力安抚的画面。


一天,噢不,是不到24小时,医生已宣判珍姨脑死,未能找到病源的癌细胞如侵略军般凶猛地攻击她的多个器官。家属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决定拔管让她在尘世的生命画上句话。两天后,我见证了拔管后的珍姨,在至亲的陪伴下,呼吸微弱地强撑着最后一口气。机器发出的规律声音,仿佛是对我的灵魂拷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至于圣经中的话语“积攒财宝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又有多少人能参透?


虽然珍姨在信仰的路上是长时间迷路,幸好两年前她在女儿的安排下,选择自己临终的归宿是把骨灰安放在古晋圣彼得堂的骨灰室。她在弥留时刻接受了神父的敷油,她身旁的亲人心神哀恸,但见她最后选择了天主,无不感到一丝的安慰。


炼灵弥撒上,我凝望遗照中展露开朗笑容的她。当下,她却已躺在棺木中,我与棺木的距离是如斯的近,但这一次真是天人永隔了。我思考生命与死亡,课题如此沉重却不能逃避,所幸诗歌暂时抚慰了我伤痛的心。


火葬场上,轻轻的一个按键,白色的棺木缓缓进入焚炉中。炉门关上时,表妹回头对前来送行的我们幽幽说道:“没了……”。如此靠近死亡,人的一生来去空空啊!


葬礼后的一天是我的生日,我没有大肆庆祝,只是平静地和丈夫及孩子一起用餐。是的,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共聚,彼此都平安、健康来得更重要。


生日的第二天,正巧迈入四旬期,我读着经句:“你本是尘土,仍要归回尘土”,心里有所悟——生命这堂课,得好好学习面对,再好好接受。







【迷路的羊】专栏文字


7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静心抄写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